在2024年戛纳狮子国际创意节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一次描绘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力量蓝图。
马斯克提到,我们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当下我们正处于历史上最为有趣的时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一项极其强大的技术,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但经过好的引导,最终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有望重塑创造力、商业格局乃至整个社会,将带来人类社会的跃进。
▍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在马斯克看来,基于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人类将进入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商品和服务将普及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这不仅仅意味着全民基本收入,而是全民都能享受高收入,工作将变得可选,人们将拥有选择是否工作的自由。
为此,马斯克正尝试让擎天柱成为一款功能全面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这个人形机器人一定能够执行多种任务才能代替人工作。未来每个人都会想要拥有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可以让它遛狗、看家、照顾孩子、教孩子编程、做饭甚至弹奏钢琴。
这与立德智库此前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功能预估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立德智库认为,多功能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会是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中的一大优势。它们能够扮演多种角色,如家务助手、贴心陪伴者、教育辅助工具等,以满足家庭成员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家庭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为家庭提供多种便利和服务,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作为家务助手,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各种家务任务,如清洁、扫地、擦窗、拖地、洗碗等。它们具备自主导航能力,能够轻松到达不同的房间,并根据预设程序或指令进行相应的家务工作。
作为“智能保姆”,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照料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照料服务。如陪伴老年人、儿童或残障人士,与他们交流、玩耍,甚至监测其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照料和帮助。
同时,人形机器人也可以作为教育辅助工具,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帮助儿童学习语言、数学、科学等知识,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指导,与孩子互动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此外,由于具备多传感器等设备,人形机器人也可以在家庭安全中担任“家庭保安”的职责,用于家庭安全监控,通过监视家庭环境并提供安全警报和通知以确保家庭成员生活安全。这种多面性使人形机器人其实可以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全职保姆”,为家庭带来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尖端工艺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还具有耐用性和稳定性,可以长时间不受疲劳和情绪波动等生理限制的影响,为家庭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服务。无论是进行做饭、清洁、搬运物品,还是提供照料和陪伴等各类服务,人形的应用都可极大减轻家庭成员的压力,赋予他们更多自由时间去享受生活和个人爱好。
▍仿人、类人是更好地服务于人
而在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马斯克也寄予厚望。他表示特斯拉也将制造更多的擎天柱在工厂帮助人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减少人类负担。但马斯克表示,在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在外观上,擎天柱的外貌与人类会高度相似,但一定不会趋同。特斯拉公司在做的,是努力让擎天柱变成更好看的机器人,从而让人类能够轻易区分它们,这种类人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工厂的要求。
关于外观的问题,立德智库的研究也指出,工业人形机器人必然区别于其他专用型工业机器人,需要通过模仿人类外观、形态和行为能力,人形机器人才能具备无缝融入人类工作环境和使用现有基础设施与工具的能力。加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人形机器人才能不仅能实现自然的语言交互,还能进行精准的行为动作,其形态和工作能力仿佛是人类工人的镜像,这样才能更好满足某些特定场景的需求。
立德智库此前提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方向多种多样,能涵盖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和任务。目前关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包括装配和组装、喷涂焊接和加工、质量检测和品控、协作生产、定制化生产几个主要方向。其中,又以装配和组装、质量检测和品控两大细分领域最受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欢迎。
这些场景中,人形机器人通常具备安全感知和碰撞检测功能,才可有效避免人员或其他设备的意外接触,这一特性不仅维护了工作场所的整体安全性,也大幅减少了工人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中受伤的可能,为人形机器人更顺畅地和工人协同作业,以及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重要前提。
同时,只有加上多关节设计辅之以先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才能赋予了人形机器人可进行自主操作和导航以及适应多样化任务的能力。面向装配、焊接等各类制造场景,乃至组装精密零件、操作复杂设备等需要精密操作的场景,人形机器人凭借其卓越的人机协作能力、自动化水平、动作灵活性才可胜任,这意味着类人的形态在工业场景中有着必然性。
相较其他专用型工业机器人,“十项全能”的人形机器人必然将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生产环境的关键工具。因为相较工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将为工业行业带来一系列显著优势。高度自动化的人形机器人能够不间断地工作,不受疲劳或情绪波动的影响,可保持工作效率的一致性,并显著加快工业作业的速度与准确性。
而且通过集成先进导航系统和传感器技术,人形机器人也可展现出卓越操作精度。它们不仅能精确识别、搬运和分类货物,而且可大幅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货物损耗,这直接提升了整个物流过程的质量。
此外,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及恶劣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极端的温度还是湿度条件,它们都能保持稳定性能,这在确保物流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解决了工人在此类环境中可能遭遇的健康和安全风险。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攀升,人形机器人的引入将有效地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保障行业持续发展,并推动多行业的创新和升级,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例如人形机器人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且深入,从搬运装卸到库存管理,从安全监控到客户服务,凭借其与人类相似的身体结构和高度灵活的动作能力,人形机器人会逐渐成为物流运输领域的重要力量。
在搬运和装卸货物方面,人形机器人能够轻松地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或者从各种运输工具(如卡车、船舶、飞机等)上卸载货物,并将其运送到指定位置。在仓库管理中,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存储、整理、拣选、包装等各种任务,根据系统指令在仓库内灵活移动,并根据需要进行货物的精准处理。
在库存管理中,人形机器人能够进行货物盘点、记录、跟踪和管理,帮助监测库存水平。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人形机器人能够检测货物堆放是否稳定、监视运输工具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等。此外,人形机器人还能提供配送和送货服务,将货物从仓库或分拣中心送达目的地,例如将包裹送到客户家门口或将货物送到商店。
其实可以发现,人形机器人必然将具有超人化的能力,也是当前人类所不具备的能力,这会在工业等场景上能够派上更大用场。虽然他们看上去非常像人,但他们其实是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的“超人”。
在人形机器人形态的担忧下,马斯克还提出,未来人们其实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制个性化的擎天柱机器人。例如擎天柱的设计就将允许安装不同的部件,比如机器人外壳就是一个可拆卸的塑料部件,人们可以随时更换,以展现不同的外观,这就意味着,类人的外观其实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困扰。
▍关于即将到来的未来
如今包括印度等国家都有声音提出,担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短期冲击,以至于社会失业率等问题影响或者说困扰社会正常发展秩序,并引起人类一场有关生命意义的危机。
马斯克指出,这种担忧的前提是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能够胜任我们所能做的所有工作,甚至做得更好时,这样才可能会引发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困惑,即我们为何还要去做任何事情?就像古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人们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困惑。
但马斯克表示,那时人类社会可能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他认为最早在明年,人类有可能就可能会看到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的显著改变,而在未来五年,人类会看到更激进的改变。人工智能会极大地增强人类的创造力,并将可以提升人类智力,使人类能够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或实现更和谐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生关系。
同时,马斯克认为,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过渡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那些能够最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将会很快取得成功。因此,如果创业者正在从事某个领域,并努力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融入其中,那么这种行业+的做法将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马斯克预计,全球未来将有200亿台的人形机器人,活跃于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中,人形机器人普及程度将是汽车10倍,行业市场规模或超1500亿美元,这与立德智库模型所预测的2035年达到1540亿美元数值相差无几。
到那时,我们相信,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人类或许会将生命拓展至多个行星,以扩展人类的意识边界,而我们都将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