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为解决导盲犬供求问题提供新思路

机器人2024-05-283276四足机器人

据中国盲人协会统计,我国视障人士数量高达1731万,然而目前全国现役的导盲犬仅有400多只,意味着平均每4万多名视障人士才能拥有一只导盲犬。此外,导盲犬的培育成本高昂且训练周期长,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导盲机器人在缓解这一困境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在由中国残联主办的“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展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峰教授团队研发的“六条腿”导盲机器人备受瞩目。这款机器人具备视觉环境感知能力,能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避开障碍物、识别红绿灯等。通过批量化生产和人工智能辅助,该机器人可显著降低成本,有望解决导盲犬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它还具备居家陪护、应急处理等功能,通过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实现。

为了与视障人士建立有效沟通,该导盲机器人采用了集成听觉、触觉和力觉三种交互方式。机器人能在1秒内响应,语音识别准确率超过90%,并能根据盲人的语音指令快速理解并执行。盲杖则提供了力觉交互,帮助盲人感知机器人的牵引力和转向力矩,同时允许盲人通过推拉盲杖来调整机器人的行走速度。

导盲机器人的自主规划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它具备地面信息获取、建模、定位导航、落脚点选择、身体位姿规划以及连续运动规划等功能,确保在复杂地形中稳定行走。通过深度学习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器人还能准确辨别交通信号,提高出行安全性。

目前,这款导盲机器人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并得到了视障人士的参与与反馈。未来,研发团队将根据这些反馈持续进行研发与调试。同时,为了推动导盲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团队正与索辰科技合作,开展市场推广与普及工作,期望导盲机器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为视障人士带来更为便捷、安全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