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工博会上,除了许多AGV和AMR之外,一款牵引式移动机器人的创新解决方案吸引了机器人大讲堂的目光。
据了解,该方案是丹麦MiR自主移动机器人开发的一款全球专利牵引解决方案。
本次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MiR展台位于8.1H A005,有细心的朋友会发现,MiR的展位与优傲机器人展位本次聚合在一起,因为这两家公司目前都是泰瑞达旗下的子公司。
2018年,MiR由泰瑞达(Teradyne)收购,并于2022年与泰瑞达旗下AutoGuide Mobile Robots合并。泰瑞达也是全球著名的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
合并后MiR提供的产品能够广泛覆盖各类不同负载的需求,推出了包括重载移动机器人等新产品。本次展厅现场MiR就呈现了最新的重载自主移动机器人MiR1350 AMR和MiR250 Hook,以及MiR+优傲的复合机器人产品组合。
目前,2013年成立于丹麦MiR,在全球已经部署了约8000台机器人,快速成长为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头部企业,并在60个国家拥有近220家分销商和认证系统集成商。

产品创新点一览
在此之前,MiR250以安全性和易用性得到了多家企业的认可。
机器人大讲堂此前就报道过,中国厨卫家居行业的龙头企业,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卫浴产品的组装车间部署了MiR250自主移动机器人车队。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MiR250 Hook其实主要是在MiR250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两者有着非常相似的外观,不同点是MiR250 Hook加入了一个牵引顶部模块,采取一个钩爪配件或者说机械臂用以抓取小拖车,形成了全新数字化推车牵引解决方案。
这其实也打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创新思路。

据机器人大讲堂采访现场工程师了解到,MiR250 Hook机器人主要适配MiR250自主移动机器人使用,从而成为了目前市场上极少能够自主挂接和释放推车的AMR解决方案之一,也是MiR的全球专利创新。
在原先,MiR250的负载为250KG,但是MiR250 Hook却负载达到了500KG,这是由于机器人将背驮式改为了拖拽式。原理上来说,这是因为相比于把重物放到车身上,小车拖拉所需要采取的力更小,也能够让搬运方式更加灵活。
MiR250 Hook的钩爪配件为MiR自主设计研发的电缸方案机械臂,因为其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实时反馈拖拉料车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绝对的安全性。
“在传统挂钩方案里,小车大多不会计算后面料架的位置,也不会考虑空间距离等问题,即使后面料架产生碰撞,传统的拖拽也无法及时且准确判断,从而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MiR资深技术工程师对机器人大讲堂解释道。
MiR250 Hook相对而言更加安全、灵活,由于该钩爪配件能够根据后面车辆的大小,计算相应拖拉需要的角度、状态,抓取力等,保证了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侧翻等问题,也帮助小车在转弯、小空间移动时,会更加综合考虑转弯半径,转弯空间、角度。
MiR通过将多个参数输入到整车系统,同时采取整车行进过程中实时监控计算车身和拖拽料车的位置,在行进过程中,由钩爪配件把料架的相对位置实时反馈给车体,车体计算整体的所需要的力和夹角,从而才能更好根据料车情况来实现即时整体路径规划。
这种由车体和钩爪配件进行实时计算的组合,也帮助MiR250 Hook几乎适配市面上标准范围内大多数货架料箱。

同时,MiR250 Hook的部署准备工作也非常简单,只需将二维码或AprilTag贴在工作场所现有的推车或运输货架上,MiR250 Hook即可识别每个推车或运输货架。
对于已经部署MiR250 AMR的终端用户来说,只需要单独装置MiR250 Hook钩爪配件,即可实现推车牵引运输功能。
在工业制造业环境,MiR250 Hook可以满足产线物料种类多、需求节拍循环快、起始点多的情况,大大提升了产线工人装配产品的效率。而在物流仓储行业,面临着成千上万装有包裹的运输货架,采用MiR250 Hook不但有效提升运输速度和准确度,更能通过替代人工叉车而大幅降低潜在的人员伤害风险。
此外,在医疗行业,MiR250 Hook也有着巨大的运用潜力,通过对日用织物、废弃物等物品实现内部运输自动化,可以减缓医疗人员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更多标杆产品亮相
此外,本次亮相展会的还有,MiR1350 AMR和MiR250 AMR两款标志性单品。
MiR1350 AMR配备了工业级组件和电缆,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能够防止灰尘及水滴进入,保护组件完好,适用于极具挑战甚至恶劣的的工业环境,安全地替代许多公司都希望在生产车间弃用的传统搬运车,能够把人机工程伤害风险降低至零。

MiR250 AMR作为内部物流的新标杆,具有效率、安全、智能性等三个方面优势,能够满足流水线物料运输的高要求。MiR250 AMR高度仅为30厘米,但负载达到250公斤,可在狭窄空间穿行、快速转弯。
值得一提的是,在更快部署、更省能源的大环境下,MiR250 AMR的充电速度比其它更小型移动机器人更快,有效工作时间更长。如果不希望停机,直接更换电池也只需两分钟。
因此,MiR250 AMR能够以出色的性能和更高速度代替更多人力,迎合了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尤其是3C电子、半导体、医疗、日化品、机械加工、家居建材等制造市场的需求。这项解决方案目前已收获广泛成功实践,其中便包括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部署大规模AMR车队,建霖家居内部实现了零件配送、成品运输自动化,大幅提升了产线物料运输的效率,协助提升工人的工作绩效。此外,除了满足建霖家居对柔性生产的需求外,MiR250 AMR车队的部署更成功推动客户产线任务团队技能转型,同时为工厂智能化物流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MiR还将通过现场演示与线上直播活动,与业界分享过往三年的所积累的大规模AMR部署成功案例,从数字化、增效、节能三方面,分析AMR全场景覆盖的竞争优势,为各行各业提供自动化转型的卓越实践。
持续押注中国市场
时隔三年,工博会上再次呈现出外资品牌扎堆的盛况,押注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谋求更广泛的市场,许多企业也试图在中国的庞大需求下,寻找到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方向,挖掘出产品与技术创新的更多可能。
MiR全球总裁Jean-Pierre Hathout就表示:“中国有着卓越的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平台,中国市场的活力和长期潜力对于MiR全球增长计划至关重要。我们相信,以客户为导向的技术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MiR将继续保持韧性发展,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智能物流技术,通过AMR大规模部署,全面覆盖智能工厂核心业务场景,助力中国制造业全链路高效生产,共同引领智能制造未来。”
同时,MiR也试图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本地市场需求的了解,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自动化的需求。
MiR亚太区副总裁陈培东表示:“相较亚太区其他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接纳和部署新技术的速度更快,我们在本土市场积累的技术实践和相关经验都会帮助其他市场进行学习与借鉴。中国经验为我们的业务开拓提供了珍贵参考。过去三年,无论是重负载AMR还是最新的顶部模块应用,中国仍然是MiR新发产品与技术最先落地的地区之一。”

节能与效率问题也是MiR在快速发展中所关注的另一核心,希望能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朝着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负责人、销售总监何小虎表示:“在当今的工业制造领域,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本土制造企业面临智能转型的迫切需求,这要求他们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提升效率。MiR凭借其先进的AMR技术,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我们深刻意识到,规模化的AMR部署是实现更高效能的关键,我们将继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确保我们的客户始终处于技术的前沿,实现客户工厂的全自动化目标。”
结语与未来
近5年来,AMR技术已经证明能够快速、轻松且经济高效地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物流自动化及优化物料搬运。
2020年至今,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更是已经取得快速发展,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成功扩展到医疗、家居建材、食品、运输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庞大的市场可能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销售收入计,中国智能物流及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24亿元增至2022年的1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9.5%。由于制造商及物流公司需要使其生产及/或仓储设施自动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制造业工人短缺及中国制造业劳工成本不断上涨,未来对智能物流及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