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氪报道,BotSquare平台近日正式上线,为各垂直行业的公司提供AI机器人及定制服务,从AI生成内容(AIGC)到AI生成服务(AIGS),满足不同领域用户的需求。
在ChatGPT引领下,基于大模型的独立聊天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以智能客服为主要商业化方向者最为成功。
统计数据显示,ASAPP、Observe.ai和Ada等独立聊天机器人初创公司在融资排行中名列前茅,融资额均超过1.5亿美元,这些公司主要专注于智能客服产品。随着多个行业大模型的推出,聊天机器人市场呈现出更多创新机会。
BotSquare的创始人Chris Yao表示,尽管许多行业大模型表现优异,但在商业化过程中,模型与数据库的配合仍然面临障碍。
以科技新闻应用为例,如果要为读者提供能自动学习和更新最新前沿新闻的机器人,就需要相应的AI大模型以及持续更新的数据库支持。尽管市场上存在这些行业大模型和数据库,但它们往往像孤立的“孤岛”,难以有效连接在一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BotSquare根据用户生产环境的需求,重新组合现有的可用模块,生成各种根据生产环境定制的应用。
Chris Yao举例说明,开发者论坛或视频网站的相关频道会定期更新最前沿的模块。对于AI应用开发者来说,当他们希望及时了解哪些模块适用于当前的开发需求时,需要在这些频道中耗费大量时间来查找解决方案。
通过BotSquare的AI应用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利用提供的模块构建实时向量数据库,同时结合大模型创建相应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作为一个小插件,开发者可以通过自然语言问答直接了解哪些开发模块能够提供所需功能。
针对开发经验较少的用户,BotSquare为他们准备了API和大模型,通过低代码拖放的方式来构建完整的机器人。更有经验的开发者可以通过提供自己的API,设定价格并在BotSquare应用开发工具上架,从中获得收入。如果一些普通用户不愿意进行开发,他们也可以在BotSquare上找到已构建好的机器人直接使用。
来源:官方,BotSquare为用户准备好了API和大模型,通过低代码拉拽的方式完整机器人的组建。
除了面向个人开发者用户,BotSquare应用开发工具还将目光放到了企业用户身上。
企业用户拥有许多内部数据库和交流系统无法对外的问题,例如Slack交流工具等。面对此问题,BotSquare可以帮助企业搭建属于自己的向量数据库提供给员工进行订阅,若员工缺席某些会议或者新员工入职,可以通过机器人快速“补课”,从而提高内部交流效率。
竞品方面,谷歌等大厂也开发了Dialogflow等平台,也能让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流集成应用。Chris Yao表示,BotSquare通过提供更自由的开发环境进行错位竞争,例如提供更高自由度的数据源,简单易上手的开发环境等。
Dialogflow目前提供的是静态的数据源,用户需要自己上传数据库进行应用搭建,同时采取的是一个数据源一个应用的方式。BotSquare在架构上将数据源独立,未来应用和数据源相互独立,一个应用可以链接不同的数据源,同时一个数据源可以被用于不同的应用。
团队方面,BotSquare CEO Chris Yao曾担任支付平台One Punch Pay的CTO兼架构师,公司年营业额达到200亿人民币,其他成员曾在Amazon、Google、Uber等多家硅谷互联网企业担任技术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