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追觅科技园内,人形机器人灵活地摆动机械臂,精准完成转向急停;另一边,四足机器狗娴熟地完成后空翻,稳稳落地。这正是园区机器人企业日常测试训练的生动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作用日益凸显。吴中区立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过多年发展,吴中区已基本形成涵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和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全区集聚“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超1100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
依托坚实的工业基础,吴中区在机器人产业“全链条布局”方面的核心优势显著。吴中区工信局局长石燕华介绍:在关键零部件环节——区内汇聚了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即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的头部企业;在本体制造环节——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占据全国内资品牌七分之一的份额。
在政府引导下,区内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在产业链上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吴中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建产业基金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区域机器人产业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
自2018年以来,吴中区连续发布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涵盖高端人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配套政策体系。每年编制发布《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以精准布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利表示,吴中区将持续提升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度和显示度,力争到2026年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