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引擎再提速,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复赛即将开启

2024-11-061759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在经过前期激烈角逐后,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复赛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市海淀区陆续展开。作为我国仿生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本届大赛以“竞技仿生 创新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160支优秀团队参与角逐,涵盖人形仿生机器人、多足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及其他仿生机器人四大赛道。

 

高规格阵容 专业评审保驾护航

 

本届大赛组建了极具分量的专家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刘宏院士担任主席,丁汉院士、王耀南院士、于海斌院士等院士专家担任联席主席。评审团队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重点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为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大赛道 轮番上演科技盛宴

 

复赛将采用现场答辩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着重从技术先进性、实用性、设计美观性、功能完整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  

 

各赛道复赛时间安排依次展开: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和具身大模型赛道将于11月14日布场,15日进行复赛,16日发布结果;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将于18日布场,19-20日进行复赛,21日发布结果;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将于19日布场,20-21日分两组进行复赛,22日发布成果。

 

 

政策加持 全方位支持创新发展

 

本届大赛总奖金达255万元,采用市区镇三级联动的创新组织形式,并与银行机构协同合作,为参赛团队提供基金、空间、人才、金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这种多层次的支持机制,旨在为参赛项目的后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大赛举办地,海淀区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围绕《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海淀区计划建设具身智能领域创新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规划超10万平米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拓展组装测试、小试中试产业空间,推动机器人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黑灯工厂)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着力解决零部件加工、概念验证、打样测试等产业链短板问题。 

   

赛事创新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大赛期间,组委会将同步举办论坛、展会、高层交流闭门会议等系列活动。这些配套活动将邀请高新科技业界顶尖专家学者出席,致力于推动“人才、项目、产品、技术、市场、资本、空间、服务”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全面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本届大赛的举办恰逢其时。当前,全球仿生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仿生、感知、认知、规划、控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把握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承办,温泉镇政府、四季青镇政府、东升镇政府、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等单位协办。这种多方协同的组织架构,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参赛项目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引领未来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赛的举办,不仅是对我国仿生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契机。通过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促进北京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动北京打造仿生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方向。

 

在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力量,是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积极贡献者和应用拓展的重要引领者。通过本次大赛,期待能够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我国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发展,为建设全球机器人创新和产业中心贡献力量。

 

随着复赛的临近,这场汇聚全球创新力量的科技盛会即将揭开新的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参赛团队在复赛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见证中国仿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