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在终端方面的应用也是百花齐放,并且每一个都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巨大影响,机器人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12月4日至6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正在安徽芜湖市举办,百余位行业顶级专家学者及企业领袖,为参会代表全面剖析各领域发展趋势、前沿技术、需求动向及产业发展热点问题。
此外,工信部近日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政策面和产业面频出的消息,将机器人的热度再次推向高潮,今天我们详细聊一下。
机器人已成为战略支柱产业,各国加大投入
对于机器人,大家经常能听到的是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但在官方标准里,机器人的分类并非如此。
国际标准中,IS0(2021)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医疗机器人。FR将机器人别分为工业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我国2020年新标准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
因为机器人是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消费场景,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新兴的战略产业,各国纷纷加大投入,谁都不想在这场pk中掉队。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2月21日在北京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 "十四五 "规划--该战略侧重于促进创新。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许多知名的机器人公司如波士顿动力、直觉外科、本田等都位于美国。
根据相关报道,仅2019年,全球机器人企业融资总额超过了250亿美元,其中美国硅谷地区的机器人初创公司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欧洲在机器人领域也有很多投资。例如,瑞士的Terra Drone、SwissDrones、SentinelSky和Nautical Wings等公司提供了无人机及相关技术和服务,并吸引了大量资金。
日本在机器人领域也有很多知名企业,如本田、索尼、丰田等。这些公司在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那么,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和驱动因素是什么?
当前,各行各业对使用机器人的需求逐渐加大,机器人行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全球机器人行业机构与企业之间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仓储运输、医疗康复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未来,机器人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
看官别走,点个关注:
洞察经济趋势,把握投资机会!
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达到21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全球规模不新提升,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横的5亿美元,占比全球43%,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115亿美元,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比重有望达50%。
那么,机器人的产业链和投资机会在哪?
机器人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软件系统供应商。其中,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机器视觉、芯片、传感器等,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为机器人的智能化提供了支持。
减速器方面核心公司有中大力德,双环传动,绿地谐波等;伺服电机主要有新时达,英威腾;控制器有雷赛智能。
中游主要是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负责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机器人产品,并进行测试和质检。这些制造商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产品。
这部分国内上市的企业并不多,新时达和长盈精密是主力。
下游则是机器人应用市场,包括工业、医疗、教育、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生产制造、家庭陪护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里着重分析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减速器部分,这部分在市场中表现最为活跃,其中双环传动是业绩变现最好的一家公司。
精密减速器是提高和确保工业机器人精度的关键,成本占比达35%,主要分为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两类。
公司前瞻布局RV减速器领域,技术水准与产品性能全国领先,产品谱系不断完善,当前RV减速器国内市占率位居第二。
双环传动的整体业绩在减速器行业中表现非常强劲,净利润增速一直高于营收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碾压同类公司。2021年公司净利润才哦哦哦那个5100万包装纸3.26亿,同比增长537%,并一路保持至今。
分季度来看,2023年3季度双环传动实现营业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l26.5%,归母净利润2.21元同比增长39.3%。
业精增长主要原因是重型卡车自动变速箱齿艳、来用车齿轮等业务上里现良好增长态势和公司丹续推动内部睡本增效、自主创所等工作,有效提升制造能力,降低单位成本。
从客户端看,目前公司产品已基本覆盖国内主流机器人客户,比如比亚迪,特斯拉,埃安,若干外企的重要供应商。
益于客户的快速发展,带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加速成熟。
从产品端看,国产品牌在整个国产自动化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产品谱系从传统的小负载到中大负载基本全面开花,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