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深开鸿与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官方信息显示,该人形机器人搭载的是万物智联教学系统,适配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场景。华鑫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目前的进展和产业化速度已经超预期,这一赛道已进入快速迭代升级的加速发展期。
据介绍,该人形机器人有17个自由度,尺寸为346mm*224mm*118mm,重1.73Kg,外壳采用铝合金+PC/ABS塑胶材质,搭载双摄像头和STM32、RK3568双运算系统,以及人体红外、温湿度等七种传感器,Aelos开源鸿蒙版支持图形编程、C/C++、Js/ArkTS高级编程语言。
公开资料显示,KaihongOS是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研发的一个软件发行版,是由深开鸿公司打造的一个智能物联网平台。KaihongOS针对不同行业及场景进行优化,目前已在金融、政务、养老、制造、教育、矿山、交通等领域得到应用,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传感器、模组、工业设备、中控屏等。
此外,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5日至19日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上,机器人仍是各大展区的“明星”展品。迎宾、倒茶、潜水、“拧螺丝”......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拓宽至各行各业。库卡中国产品企划部负责人魏来在高交会“智能机器人+”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上表示,“机器人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深化,已经覆盖到了65个行业大类,200多个行业当中。近几年,除了工业制造场合外,还出现在了医疗、物流、环卫、电力机器人、安防、消防等场合。”
据了解,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和行为的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为基础原材料以及零部件,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下游为不同应用场景。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超70%,其中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分别占比约36%、24%、12%。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自由度大幅提升,预计减速器、电机成本占比将会更高。
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形机器人同样将赋能AI,成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如OpenAI今年投资1X,有望将GPT-4及更先进的多模态模型植入人形机器人NEO,不仅带来机器人的智能涌现,同时也带来AI的第一人称学习能力涌现。
政策方面,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信部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领军企业和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此外,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有关与机器人的相关政策,释放出加大力度发展产业的信号。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为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决定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