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区亮点揭秘 |四大展区引领具身智能未来,2025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展商风采提前看!
2025-05-29 09:00:00 - 2025-05-29 18:00:00
上海市 | 浦东张江科学会堂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将于5月29日在上海盛大开幕。大会以“开源、开放、开创”为核心亮点,采用“峰会 + 大赛 + 展览”三位一体模式,汇聚200余家人形、具身及产业链头部企业,1000余位知名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及开发者,聚焦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展开深度交流。
活动涵盖1场主论坛、9场开发者论坛、1场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及1场创新产品展,致力于系统构建人形具身机器人产业赋能生态。此外,还将配套举办开发者之夜、浦东企业家早餐会、张江机器人谷参观交流等活动,以吸引更多人才与企业落地发展,实现价值创造。
截至目前,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的人形机器人展览前期布置工作已临近尾声。此次活动的展览涵盖四大内容,即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以及人形机器人本体。众多国内外顶尖企业齐聚于此,全方位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多元场景中的应用成果,以及整个产业的生态发展态势。
人形机器人“科技秀场”:本体企业“秀实力”,黑科技“新技能”现场首秀
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参与,其中包括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加速进化、灵心巧手、伟景智能、浙江人形创新中心、天链机器人、宇树科技、逐际动力、高擎机电、东优-钛虎、开普勒机器人、卓益得机器人、松延动力、魔法原子机器人、清宝机器人、山东优宝特、乐聚机器人等企业确认参与线下展览环节。
业界将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s)视为2025年机器人产业的颠覆性力量,全球科技巨头、新兴创业公司和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入局,一场围绕下一代通用智能平台的产业竞赛已然拉开帷幕,近期,包括国地共建青龙人形机器人,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智元远征A2,数字华夏星行侠P01,宇树人形机器人G1、四足机器人Go2,银河通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G1)、开普勒K2“大黄蜂”,卓益得人型双足机器人,松延动力“运动健将N2”和仿生人头“小诺”Hobbs等多款人形机器人纷纷完成重磅更新。
其中,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青龙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围绕人形机器人总体能力生成开展系统工程化设计,全体系对标生物人功能指标,打通“感知-决策-执行”链路,打造出高可靠、实用化和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能够支撑多任务能力的通用行走平台。同时,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支持多模态机动、多模态感知、多模态交互和多模态操控,全身多达43个主动自由度。
此外,傅利叶N1是傅利叶最新发布的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它已累计完成1000小时以上的户外复杂地形测试,并实现单机72小时不间断运行。在实际测试中,它能以3.5米/秒的速度稳定奔跑,实现20°斜坡、20厘米台阶等复杂地形行走,还能完成单足站立、撑地爬起等高难度动作,充分展现了卓越的运动性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领先的开源机器人平台,傅利叶N1开放了包括物料清单、设计图纸、装配指南和基础软件在内的完整本体资源包,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研发支持,极大降低了创新门槛。
傅利叶GR-2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75米,体重63公斤,全身覆盖至多53个自由度,单臂负载3公斤。
GR-2是傅利叶推出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产品。基于第一代产品在过去一年实际落地中的应用数据与客户反馈,GR-2在硬件设计、开发框架、商业化等关键环节带来令人瞩目的创新和提升。GR-2搭载了全自研的12自由度灵巧手,可以实时感知抓握力度,调整抓取策略,对不同形状、材质、重量物体的实现精准力控抓取。GR-2所搭载的人形专用FSA 2.0一体化执行器采用了双编码器系统,精度翻倍,适配人体主要关节的运动仿生形态,实现高动态响应,更灵活,耐冲击。
傅利叶已经与多家企业方及科研机构展开合作,目前GRx系列机器人已经在导览咨询、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康复医疗等场景的实现实验性落地应用。
同时,智元将展出远征A2——一款为交互服务打造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A2拥有类人的科技感外观和自然交互的细节设计,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可以用超拟人的音色与用户讨话,实时生成仿人的自然动作,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避障行走,为展厅讲解、前台接待等交互服务场景提供应用。
银河通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G1)采用轮式底盘与折叠双臂设计,通过物理仿真合成数十亿级数据进行技能训练,实现了抓取未知透明物体等任务95%以上成功率,并掌握开柜、晾衣等多种泛化操作技能,展现卓越通用能力。
其中,数字华夏的星行侠P01作为行业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支持外观、手部、语音等全面定制,提供沉浸式多模交互体验。具备长续航、梯控功能,并通过“巨号App”实现简易操作与远程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和客户体验。
2023年,宇树科技Unitree H1 3.0的横空出世,以亲民价格和卓越的运动性能震撼业界,而2024年宇树更是乘胜追击,接连推出更具突破性的G1人形机器人和革命性的四足机器人Go2,以"双箭齐发"之势持续引领仿生机器人技术创新浪潮。
宇树人形智能体
开普勒研发的K2“大黄蜂”全身有52个自由度,能够实现高效的决策能力,具有高负载、长续航、高精度的特性;自研KeplerGear精旋动力™ 旋转执行器,保障机器人动作的精准性和高稳定性。另外,开普勒机器人还拥有自研NimbleMaster巧手大师™,端水、搬货手到擒来。
不仅如此,开普勒机器人还配备自研KeplerBrain类脑系统™,分层架构把任务细分,让机器人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精准完成动作。最后,开普勒K2大黄蜂在续航性能上实现“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的长续航表现;在负载能力层面,依托开普勒自研的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机器人双臂轻松抬起30kg重物,展现强劲负载优势。
此外,卓益得推出的人型双足机器人“行者二号”是全球首款基于仿生肌腱驱动技术的模块化人形机器人,身高1.7米,体重仅30kg,采用肌腱与分布式电机协同驱动,关节刚度动态可调,实现类人步态(步速步速2.5m/s、越障15cm)与多地形自适应能力(碎石/坡地/楼梯),能耗较竟品降低25%,动态续航达6小时。
魔法原子带来了通用人形机器人小麦和仿生四足机器狗Magic Dog。小麦拥有单手11个关节的灵巧手MagicHand S01,是一款最高负载超20KG的自主研发灵巧手,高灵活性、高负载、高可靠性,能够在柔性生产需求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小麦现在已经开启量产,拥有教育、导览、工业等多类型客户。今年三月,魔法原子战略发布会宣布开启“千景共创”计划,深入各行各业,充分发挥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巨大价值,在场景生态中不断迭代小麦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仿生四足机器狗MagicDog是业内首款会自主表达情绪的四足机器狗,内置MagicLab情感交互系统,赋予小狗鲜活的“生命力”,支持语音、视觉、触觉全方位感知交互,能随时随地回应主人的情绪,现场很多观众积极与Magic Dog互动,感受机器狗带来的巨大“情感”魅力。
除了情感互动,MagicDog在表演娱乐领域、科研教学中,也有巨大价值。特别是科研教学,机器狗能够提供研究载体,助力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前沿课题;在商业服务中,它可用于商场、酒店等场所的迎宾、导购等任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此外,MagicDog 还具备强大的拓展性,搭载配件后,能够胜任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矿产勘探等复杂任务,其灵活的运动能力和强大的全地形适应性,使其在复杂地形和高危环境中表现出色。
松延动力的 “运动健将 N2”,以 30kg 轻盈机身与 1.2m 精巧身形,诠释轻量化设计典范。其仿生结构融合尖端算法,赋予机器人灵动身姿:大步行走稳健自如,拟人奔跑时速高达 3.2m/s 刷新行业纪录,更能完成双脚跳跃、单脚跳、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无论是复杂地形勘探、还是安全巡检、科研教育、文旅表演,N2 凭借卓越运动性能与灵活机动性,成为各领域智能作业的得力伙伴。
除此之外,松延动力研发的仿生机器人“小诺”Hobbs是国内首款高自由度、可沉浸式交互的仿生机器⼈头,适用于娱乐导览、服务陪伴、心理治疗等场景。该产品基于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和超仿生的机械结构打造而成, 可以实现具有物理实体的数字永生。
具身智能革命: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人形机器人的"脑-身"协同?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向通用智能(AGI)的目标迈进,具身智能作为人形机器人达成自主决策以及与环境高效交互的核心突破点,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中国科技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前沿领域的战略价值,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细作,已然构建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创新矩阵。
跨维(深圳)智能、松灵机器人、星尘智能、星海图、方舟无限、光轮智能、松应科技、国讯芯微等等一批优秀企业,正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活力,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移动和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实现技术成果的快速平移,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实现快速迭代升级,助力我国在该领域占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以松灵机器人(2016)为例,作为机器人领域技术深耕者,以移动机器人架构与具身智能技术为核心引擎,专注服务全球机器人科研教育以及创新市场,加速机器人市场化进程与技术变革。通过全栈机器人技术与开源生态,推动机器人从单一任务执行体向具身智能体进化。(具身智能平台:PiKA,Cobot Magic和PiPER)。
Pika数据采集夹爪
松灵数采中心方案
PIPER六轴机械臂
光轮智能致力于以仿真技术驱动AI在物理世界的落地,向具身世界提供3D视觉真实、物理交互真实的合成数据、仿真遥操采集及仿真平台解决方案,通过生成式AI与仿真结合的技术放大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示范。光轮智能已服务NVIDIA、DeepMind、Figure、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国际头部客户,是全球技术领先的具身智能合成数据与仿真技术供应商。
物理可交互资产与场景
铰链 |
|
模块化刚体 | 可变形资产 |
丰富的可泛化资产与场景
|
仿真遥操作采集
星海图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从具身本体、端到端AI算法、场景解决方案全栈自研核心团队不仅集结了世界级的具身智能感知、操作算法的科学家,更拥有丰富的前沿技术产品落地能力以及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的宝贵经验。
R1PRO
松应ORCA是行业唯一兼容多芯片架构的物理 AI 仿真平台,依托底层异构 GPU 驱动、中间层软件与 AI 技术兼容及上层生态构建,实现技术突破。其物理仿真数据采集成本低至1%,数据生成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1000倍,场景拓展能力卓越。支持人形、四足、轮式复合等全形态机器人、智驾、低空飞行器等高精度仿真与多维度数据合成,加速端到端VLA模型训练。
关节模组与传感器创新发力:核心零部件撬动人形机器人蓝海商机
从宏观布局来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实力,直接决定该国家人形机器人的综合实力以及未来市场的潜力。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完整布局,部分国产核心零部件在单项性能上已比肩甚至超越欧美一线品牌,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本次峰会特邀绿的谐波,步科自动化,因克斯智能,具识智能以及傲意科技等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绿的谐波推出一种基于谐波传动原理的精密减速装置——谐波减速器,主要由波发生器、柔轮、刚轮三个核心部件组成。谐波减速器具有高精度、大传动比、紧凑轻量、高承载能力等优势,广泛运用于机器人、医疗设备、半导体、光伏设备等领域。
此外,傲意科技推出灵巧手ROHand,一款高灵敏度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外观和结构设计上,采用了最接近人手的尺寸和比例,完美诠释了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赋予了ROHand类似人手的灵活性与精确操作能力。
聚焦工业领域,唯一能落地工业场景的灵巧手,ROHAND 灵巧手由手掌、手腕、五个手指、电机、传动部件等部分组成。五个手指可以单独运动,在外部命令下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即将上市的ROH-AP001灵巧手,综合具备触觉传感和力控的功能,指尖感触压力最小可达0.1N,手指开合时间最短0.7s。
华威科推出指尖触觉传感器、掌心压力传感器、一体化指尖以及大面积电子皮肤,产品用于机器人灵巧手指尖、指腹、掌心、躯干、足底等大小面积区域触觉感知,采用柔性基材,适应曲面结构,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自适应归零校准,具有阵列化、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优点,能在有效量程内反馈压力的变化趋势和压力分布。
步科的无框力矩电机方案(FMC无框力矩电机),几经迭代,首创无框灌封工艺,与分瓣铁芯三连绕工艺,更好的降低了无框电机的温升,提升了工艺可制造性。业内一流齿槽力矩,同等尺寸更高功率密度,帮助用户实现轻量化和低速抖动抑制。具有以下特点:多槽级设计,全灌封定子,散热好;更高的转矩密度,更低的齿槽转矩波动;轻量化设计,更薄机身,相同转矩下尺寸更小,温升更低;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协作机器人关节等场景;配套产品中空驱动器预研中;提供模组服务。
因克斯智能的EC-DexHand-5F灵巧手采用独创关节小型化方案,每个关节独立集成电机、减速器及驱动器,内置双编码器与温度传感器,确保断电重启后零位不丢失。其指节控制协议兼容因克斯关节模组标准,支持伺服、力位混控、力矩、电流及阻尼模式无缝切换。搭载高精度驱动芯片,电流控制精度达0.1A,指节力矩精度超0.05Nm,峰值力矩2Nm,最大负载2kg。
该产品采用双14位编码器(电机端/输出端),实现实时位置反馈,无需断电多圈记忆,提升可靠性。支持力位混控、伺服位置/速度、力矩控制及制动模式,磁链观测技术可自适应负载,减少调参需求。具备过温、过压、过载三重保护,适用于高精度宽速域场景。
锚定产业开发者生态,洞察科技前沿趋势
最后,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领域,集中展示一批行业前沿应用技术。开发者生态展区将围绕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和开源社区,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全流程支持,本次峰会特邀上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青瞳视觉,PNP集智联,舍弗勒以及张江芯在线等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PNP机器人(集智联机器人)将在本次活动展示“具身智能Franka和Diana七轴力控模仿学习设备”,Franka FR3和思灵Diana7机器人具有七个自由度,3kg和7kg负载。能够模拟人类手臂的灵活性,适用于复杂的操作任务。搭配75系列力传感器和Franka机器人遥操作主从控制方案,可涵盖具身智能Aloha模仿学习、遥操作等常见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场景。
青瞳视觉推出“构建人形机器人‘运动体检+数据粮仓’双引擎生态”,一方面,机器人运动性能评测—为机器人做“运动体检”,优化运动表现,例如,步态检测(直线、环形与原地转身),姿态与动作稳定性检测。另一方面,机器人训练数据工厂—为机器人建“数据粮仓”,助力精准训练,例如,多模态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训练优化以及定制化数据服务。
上交大人工智能院研发的RoboTwin 是一个创新的双臂机器人基准测试项目,通过结合生成式数字孪生技术和大型语言模型,为机器人任务生成逼真且多样化的训练和评估场景。它利用真实世界数据与合成数据,创建了包含多种操作任务的高质量数据集,并通过高效的Real2Sim管道,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无缝对接。
结语
从具身智能的前沿算法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突破,从开发者生态的数据赋能到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本次大会四大展区将完整呈现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链与生态圈。这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产业的风向标——中国正从跟跑者变为规则制定者。诚邀全球开发者、投资者、产业先锋共聚张江,在3000㎡的未来实验室里,触摸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的雏形!
- END -